曾經以為時間管理已經是老掉牙的議題,沒想到隨興翻閱的書籍讓我有了很不一樣的概念。
今天想推薦一本近期對我影響最深的書籍:點時成金的五色時間管理:用「資產配置法」投資每一分鐘,建立原子習慣,讓自我價值如滾雪球般增長
作者將時間用五個顏色分類,並提供了平衡五色的概念:藍色(代表學習)、紅色(代表終生事業)、綠色(代表生活)、白色(代表意義)、黃色(代表愛),詳細可看書籍的相關介紹。
顛覆我的幾個點是:
1. 「閒置時間不是都要用於生產,每天安排一些閒置時間什麼都不做也很重要」:時間並不是越高效使用越好,高效是其中一個議題,但另個重要的點是,平衡各塊時間的運用,而非太偏重哪一塊。
就好比理財,不是一直省錢存錢就好,也要有適度的投資自己、犒賞自己,來平衡。
這個概念也讓我反思了平常的時間分配,有意識的開始分配時間的運用,例如:跟同事聊到我採用時間管理後,並非都沒有無意義的滑手機時間,而是有意識地安排這個時間,並且不讓這個時間無限上綱,影響了可以好好工作、學習或休息的時間;而這樣安排後,滑手機時也滑的心安理得,因為知道其他時間有被好好地做其他安排。
2. 「每個人每天都有很多碎片時間」:作者直指每個人想做什麼事 (例如:運動)但卻喊說沒時間時,實際上很多時候並非沒有時間,而是懶、或是沒有善用時間。
這個大概是本書打中我心的金句前幾名!!也因此,我從今年2月起,在我的工作日安排了在休息時間進行微運動,成功的把運動排進每天日程而養成了運動的習慣,至於為什麼說是"微運動",請見下一點說明。
3. 「從微小目標開始,關鍵是開始行動起來」:作者提到目標不用一次到位,而是要開始行動;目標太遠大常會讓人覺得達不到而沒有執行的動力,而微小的目標能讓人逐漸建立自信並且不經意的養成習慣。
而我也的確因為這個概念實際運用到我的生活中,讓我養成了運動習慣,並且每個工作日都有做到這個目標且已執行一個多月;打算等再運行一段時間後,再來把目標加難。
4. 「明天永遠都不會到來」:這邊指的是,如果想做什麼事而總是說(明天)未來再做,那麼這件事大概很難被完成;若有想改變的習慣、想做的事,並不會因為等到明天就變得更有心思去做。作者指出人們會對未來過於樂觀。
也因此,如果有確實想做的事,試試趕快實際行動吧!這也呼應了我的第3點,對我來說,設定目標是為了要實際能達成的,而非設定一個看起來很美好遠大的目標,實際上執行率卻不高。
上述分享我的閱讀心得與對我的生活的影響(我因為這本書確實改變了我的生活習慣),
另外分享我也因此養成了早睡早起的習慣(落實真正的休息),
以及我在早起梳妝或準備早餐時,同步也多工在聽我有興趣的頻道或課程,達成時間的有效運用 (因為早上時精神正好,這個時間的能量很適合拿來吸收新知)
如標題所說,每天運用一些碎片時間來安排有意義的事物,積少成多,在經年累月的累積下會有時間複利的效果呢!(這點也跟投資理財很像呢)
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囉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