話說接手工時管理後,其中一項工作是稽核,包含內稽、外稽,
以我的工作領域中,簡單說明:
1. 內稽:主要是上市櫃公司都會有內稽內控制度,以人資來說,是檢視我們的作業流程、管控點、核決權限等是否符合薪工循環;2. 外稽:主要是接到客戶訂單時,客戶可以要求稽核公司內部流程是否合格(合乎客戶的預期標準),再決定是否將訂單提供給公司,或是像我們公司的產業,需要接受RBA的定期稽核,而這個稽核報告,可以在某些領域內被其他公司調閱,讓其他公司知道我們稽核後的等級,某部分來說,主要也是為了供應商、接單、法規規範等需求。
先前讀書時,雖修過CSR的課程,但以前總覺得是件紙上談兵的事情,
畢竟企業多半以營利為優先吧,CSR是否只是做做樣子?
而在準備稽核資料時,我也只是想著:這就是一個準備文件的過程,想辦法讓資料好看(在資料真實的前提下)的過程,
直到有次遇到HP稽核,一同參與稽核會議,聽著對方做開場簡報以及結案報告,
我才深刻體認到,原來很多企業是認真重視工時、工作環境、員工權益與福利,並將此列為是否與該公司合作的依據,落實企業社會責任。
在這次稽核中,我們人資方主要被稽核的是外勞的管理,針對外勞仲介、外勞工作環境、居住環境、薪資、工時等,進行資料面、實體環境參訪、員工訪談等的檢核,
而在結案報告時,依據上述資料的分析,告知我們做得好的部分,以及須改善的部分;而需改善的部分,也會依嚴重程度分不同層級。限期改善、或是僅列入觀察。
因為這樣的經驗,我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稽核與CSR,也有了不一樣的思維與想法,
外商、或非外商公司,在發展到一定規模後,除了營利外,也認真重視CSR;他們不希望企業成長或獲利,是立基於血汗工廠、壓榨員工上,
而是在企業賺錢之際,改善員工的工作條件與環境、福利共享,
或許這個社會上還是有很多cost down為導向或不認為員工是人力資本的公司,
但還是有很多企業,是從value up的角度以及照顧員工的方式來經營公司;我希望我之後的視野與層次,都是跟這樣的公司為伍,學習他們的思維與高度,成為他們的策略夥伴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