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現在的工作主要是薪酬管理部門中的差勤管理,

不過與其說是差勤管理,我更喜歡定義它為:工時管理。

差勤聽起來的定位僅是一般的人事作業,管控同仁們的請假出勤等,停留在行政專家的角色中,

但工時管理則有更接近策略夥伴這個角色一些。

 

隨著近年來政府對勞基法、對人資制度的重視,除了基本工資調漲的幅度與頻率增加外,大概就是對於工時的修法最頻繁了,

舉凡2016年底一例一修制度,假日加班4、8、12制、特休制度優化與代金折算、週工時定義與七休一等,

2018年初取消假日加班4、8、12制、改革補休代金折算,另外還有陸續鬆綁某些特定行業的責任制與七休一等,

在在顯示了政府對於勞工工時的正視,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與國際接軌:西方國家對於工作家庭平衡很重視,人均工時較亞洲國家來的低,根據一些國際組織的條款以及CSR議題等,

過高的工時將導致無法進入某些國際組織,而許多大公司在下單給製造商時,也會針對該公司的工時制度進行稽核,以防止工時剝削等狀況;換言之,國家的產業競爭力不該僅靠著高度工時來堆疊出生產績效。

在我接手公司的工時管理後,一開始先在適應繁瑣的例行業務處理;待適應之後,同步並接手系統優化的專案,系統優化專案是我擅長且喜歡的工作之一,

因為可以管控進度並能看到專案執行後的實際運用成果,以及跨部門與MIS、與各單位溝通;然而在一段時間後還是開始反思:究竟在這個職位上,我還能多做些什麼、可以有什麼不一樣的貢獻?

也正好在我思考到這個議題的當時,公司也同步開始重視工時的管理,於此同時我們開始進行了大量的資料分析:例如人員的出勤率、加班分析、平均上下班的時間與P值落點、超時與缺時狀況等,

配合公司的其他政策,調整資料分析的內容,並將分析結果提供給各單位進行使用與管理,以及支援各式的人資決策。

在這樣的資料分析中,除了學到了對於資料分析的方法外,也從主管身上學到對於數據解析的宏觀與微觀的思維方式,以及對於針對分析資料看到的問題後續的實務做法,大大的提升了視野,學習站在管理者的角度進行思考。

此外,在這些資料做出來後,竟發現各個不同月份上有些員工行為竟有高度的一致性,也會有不一致的異常數值,而能針對大量資料所彙整的大數據結果,進行異常值的分析與管控,

看到自己做出的資料能對公司有決策上影響,也是一件相當有成就感的事呢!

希望在工時管理這一塊,能夠再有更多突破性的發展與價值!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工時管理 差勤 資料分析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湛藍 的頭像
    湛藍

    人資talk

    湛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