離職這件事,好像可大可小,
最近剛好經歷離職這件事,或應該更正確的來說是轉職,所以想分享這一個月來的心得。
首先是相關事項,員工自請離職的預告天數,一般來說公司大多依照勞基法:不定期契約勞工終止契約,依下列規定辦理: 繼續工作三個月以上一年未滿者,於十日前預告之。繼續工作一年以上三年未滿者,於二十日前預告之。繼續工作三年以上者,於三十日前預告之。
預告的方式不限書面或口頭,自員工提出起即起算,接著公司主管會進行離職面談,或是了解原因,或是進行慰留。
若面談後員工確認仍要離職,則公司會開始進行人員招募 (或遇缺不補)與工作交接,
此時離職員工會將手邊的工作項目列出相關細節給主管,讓主管安排各項工作的交接人,依照時程進行交接,
最後則是公司各自的離職作業的行政程序。
我的離職預告日期是三十日,因此有一個月的時間進行交接、以及與同仁道別。
這一個月來,有許多有趣的觀察現象:
1. 交接:單位主管是否有sense與重視離職交接這件事,可以從離職交接的相關安排中看的出來;一般來說會召開部門會議宣佈此事與相關事項,告知交接項目的分配、是否補人等,以及同仁的交接上是否有問題或困難,並隨時關心交接時程與進度,以確保人員異動後部門仍運作順利。
2. 情誼:在離職時,才會發現公司同仁對自己的情誼。有些平常似乎可以說笑的,在得知離職後並不會有特別表示;有些平常似乎沒有交集的,則會特別來聊聊與表達不捨、提供協助,而有些則是知道彼此惺惺相惜的情誼。
3. 觀點:可能因為自己是HR,會跟許多人有工作上的往來,在離職時人情世故上會跟不同的主管或同仁知會與道別,因此獲悉了許多不同的觀點。高階主管會表達對職涯的看法與建議,跨部門的初中階主管表達關心與觀察、提供協助,一般同仁表達情誼、對自己工作能力與態度的認同等,以及對部門、對離職原因的猜測 (有時還挺準的呢)與關心。
之前朋友表示,真正關心自己的人,是得知離職訊息後,會關心自己為什麼而走、是不是受什麼委屈的人;而不一定是關心自己接下來去哪、位階與薪水如何。以上觀點提供給大家參考囉~
覺得提離職到真正離開公司這段時間的心情很像洗三溫暖,卻又很難用文字描述,
我這次的心得是,提離職後會覺得很輕鬆 (特別是看出某些問題而想離開時),然後交接時除了文件或檔案外也要留下書面記錄,一來交接的雙方可以清楚概要內容與進度,二來也是保護自己,確保有確實完成交接以避免日後出問題時沒有佐證證明;
然後大都得到祝福與鼓勵,有些我覺得欣賞的同仁原來是彼此都很欣賞或覺得彼此相像,
以及從前只是覺得做好工作的本份、釐清問題並有效解決問題這樣的工作態度,也獲得了大家的認可,即使自己認為只是最平凡的小事。
總之,離去的背影非常重要,盡力把份內的事做好,該交接的、該表示謝意的都一定要做,讓自己不留下任何話柄,保持好關係等,畢竟這也是對自己的當責,
讓自己漂亮的離職,這是對自己的期許。